针对防爆真空清扫设备的防爆电缆选型,需结合爆炸危险环境特性、设备功能及电缆技术参数综合考量。以下是关键选型要点及依据:
一、防爆电缆类型选择
本安型(ia/ib)
适用场景:用于安全电路(如信号传输、控制系统),需确保电路中电火花能量不足以引燃爆炸性气体7。
参数要求:
ia级:工作电流≤100mA,适用于化工、炼油等高危环境;
ib级:工作电流≤150mA,适用于矿山、防爆设备。
隔爆型(Exd)
适用场景:动力电缆或高压线路,外壳需承受内部爆炸压力且不传播至外部。
典型型号:YJV-4×185+1×95(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,适用于大电流场景)。
增安型(Exe)
适用场景:照明、低压控制线路,需增强外壳防护(如IP68)及散热设计。
二、选型核心参数匹配
爆炸危险区域划分
0区/20区:需选择Exd、Exm(浇封型)等高防护等级电缆。
1区/21区:Exd、Exe或本安型电缆均可。
可燃物质级别与温度组别
气体环境:根据物质分级(ⅡA/ⅡB/ⅡC)和引燃温度(T1-T6)选择电缆。例如,氢气需ⅡCT1级,乙炔需ⅡCT2级。
粉尘环境:需满足粉尘云/层最低引燃温度要求。
物理特性要求
阻燃/耐火:电缆需通过GB/T 19666阻燃测试,耐火电缆(ZR/NH)适用于高温环境7。
屏蔽性能:控制系统需采用双层屏蔽(如DJYP3VP3R型),抗电磁干扰。
机械强度:铠装电缆(如钢带/纤维编织)适用于高机械应力环境27。
三、选型流程与标准依据
步骤
确定设备所在危险区域(0/1/2区或20/21/22区);
匹配可燃物质的级别(ⅡC优先)和温度组别(如T5);
选择电缆类型(本安/隔爆/增安)及结构(阻燃/屏蔽/铠装);
验证载流量(参考GB50058第13条,1区电缆载流量≥熔体额定电流的1.25倍)。
执行标准
国内:GB 3836(爆炸性环境电气设备)、GB 50058(设计规范);
国际:IECEx、ATEX(欧盟)。
四、常见错误与规避
错误1:未区分气体/粉尘环境选型,导致电缆防护等级不足。
错误2:忽略电缆中间接头的防爆处理(需使用Ex认证接头)。
错误3:未考虑电缆弯曲半径(如铜带屏蔽电缆≥12倍外径)。
五、推荐型号示例
场景 推荐型号 特性
本安控制电路 IA-DJGPGP、ZRDJYP3VP3R 低电容、双层屏蔽、阻燃
高压动力线路 ExdⅡCT6 YJV-3×50+1×25 铠装结构、耐高温(-40℃~90℃)
粉尘环境信号 Exe/NH-DJYVRP32 耐火、抗静电、IP66防护
总结:防爆电缆选型需严格遵循“区域-物质-参数”三位一体原则,并结合设备实际工况(如温度、机械应力)进行验证。建议优先选用通过ATEX/IECEx认证的品牌(如正泰、远东电缆),并参考厂商提供的《防爆合格证》及技术白皮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