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避免粮食加工车间的粉尘二次污染,需从粉尘扩散控制、设备管理、清洁方式和人员防护等多方面综合施策。以下是关键措施及其实施要点:
一、源头控制:减少粉尘产生与扩散
密闭化生产设备
在破碎、研磨、筛分等产尘点加装密闭罩或隔离装置,阻断粉尘外溢路径(如输送设备接口加密封垫)。
采用封闭式管道输送粮食,减少物料落差,降低粉尘飞扬。
湿式作业降尘
在工艺允许条件下,对物料喷水增湿(如装卸时喷淋),增加粉尘自重促使其沉降
注意:需根据粮食特性调整湿度,避免影响品质或引发其他风险(如霉菌滋生)。
二、通风除尘系统优化
科学设计风网
采用“密闭负压通风+集中除尘”模式,将粉尘通过风管定向抽吸至除尘设备。
关键点:除尘器置于清洁空气侧,风机先于主机启动、晚于主机关停,防止粉尘倒灌。
高效除尘设备选择
优先选用布袋除尘器(如脉冲式),对粮食粉尘过滤效率可达99%21避免使用电除尘器(易燃粉尘禁用)或湿式除尘器(金属粉尘禁用)。
定期清理除尘器灰斗,防止积尘二次飞扬。
三、清洁管理:杜绝二次扬尘
禁止干扫,推行湿式清洁
地面、设备表面采用高压水枪冲洗或防爆型真空吸尘设备清理,严禁使用扫帚、压缩空气等易引发扬尘的方式
清洁频率:每班次结束后及时清理,避免粉尘沉积。
车间环境维护
保持地面、墙壁光滑无死角,减少积尘平面;车间内减少无关设施(如窗帘、堆物)
对车间喷雾抑尘(如安装喷淋系统),尤其适用于间歇性作业区域。
四、火源与静电防控
消除点火源
车间严格禁火,电气设备采用防爆型,设备接地消除静电。
维修时使用防爆工具,避免金属碰撞火花;焊接作业前彻底清理粉尘。
粉尘浓度监测与惰化
安装粉尘浓度报警仪,实时监测高风险区域(如筒仓、打包间)。
必要时通入惰性气体(如氮气)降低氧气浓度,抑制爆炸条件。
五、人员防护与管理培训
个体防护装备
作业人员佩戴防尘口罩(N95级以上)或防护面具,接触高浓度粉尘时穿戴防尘服
防护用品定期更换,确保有效性。
安全制度与健康管理
制定粉尘清扫、设备检维修规程,明确“轻搬、轻倒、轻扫”操作规范。
员工每2–3年进行职业健康检查(重点筛查呼吸系统疾病),建立健康档案。
总结要点
措施方向 关键行动
源头减尘 设备密闭 + 湿式作业 + 减少物料落差
通风除尘 负压风网 + 布袋除尘器 + 设备启停顺序控制
清洁抑尘 湿法冲洗/真空吸尘 + 环境优化 + 定期喷雾
防爆控险 消除火源/静电 + 粉尘浓度监测 + 惰化保护
人员保障 防护装备 + 健康管理 + 安全培训
提示:除尘系统需定期维护(如更换滤袋、检查风管漏风),并留存清洁记录。若涉及铝镁合金等遇水易燃粉尘,严禁用水降尘,需改用惰性除尘方案。更多技术细节可参考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