滤筒除尘器工作原理及结构图解
一、工作原理
滤筒除尘器通过过滤-清灰循环去除气体中的粉尘,具体流程如下:
1.过滤阶段
- 含尘气体由进风口进入除尘器箱体,气流速度降低,大颗粒粉尘因重力沉降落入集灰斗。
- 气体通过滤筒时,粉尘被截留在滤材表面或内部,洁净气体穿透滤筒,经出风口排出。
2.清灰阶段
-压差或定时控制:当滤筒表面粉尘积累导致阻力达到设定值(或按时间间隔),清灰系统启动。
-脉冲喷吹清灰(主流方式):
- 压缩空气从气包经脉冲阀瞬间释放,通过喷吹管垂直喷射滤筒内部。
- 滤筒受冲击波作用膨胀振动,粉尘层脱落至集灰斗。
二、核心结构
1.滤筒
-材质:聚酯纤维、覆膜滤料(提升过滤精度)、防静电或耐高温材料。
-结构:折叠式设计增大过滤面积,两端以金属端盖固定,常见为竖装或斜插式。
2.箱体
- 分上箱体(洁净气体区)与下箱体(含尘气体区),内部设花板固定滤筒。
3.清灰系统
-脉冲阀:控制压缩空气喷射频率与时长。
-喷吹管:对准滤筒中心,确保均匀清灰。
-气包:储存压缩空气,稳定压力。
4.集灰斗
- 锥形设计,底部配卸灰阀(手动/气动),定期排放粉尘。
5.控制系统
- PLC自动调控清灰周期,支持压差感应或定时模式。
三、结构图解(文字示意)
```
[进风口] → 含尘气体进入
↓
[下箱体] → 大颗粒沉降至集灰斗
↓
[滤筒](固定在花板上)→ 粉尘被阻隔,洁净气体进入上箱体
↓
[出风口] → 洁净气体排出
↓
[脉冲阀+喷吹管] → 周期性喷吹清灰
↓
[集灰斗] → 收集粉尘,通过卸灰阀排出
```
四、特点与应用
-优势:结构紧凑、过滤效率高(达99%以上)、清灰彻底。
-局限:滤筒成本较高,需定期更换;不适于超高温或高湿环境(除非特殊材质)。
-应用场景:木工车间、金属抛光、制药、食品加工等中低浓度粉尘处理。
五、维护要点
- 定期检查滤筒堵塞情况,清灰后压差仍高则需更换。
- 集灰斗及时排灰,避免堆积影响气流。
- 检查脉冲阀、密封条等部件,防止漏气。
通过上述设计,滤筒除尘器在有限空间内实现高效除尘,成为工业环保中的关键设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