钢厂负压吸尘系统的安装与调试需要严谨的流程和专业技术支持,以确保系统高效运行并满足环保与安全生产要求。以下是详细的流程说明:
一、安装前准备
1.现场勘查与设计确认
- 核实钢厂车间布局、粉尘源分布(如电炉、转炉、皮带输送机等)。
- 检查设计图纸是否与实际工况匹配,包括管道走向、吸尘点数量和风机功率。
- 确认电源、气源、压缩空气等配套条件是否到位。
2.设备与材料验收
- 检查风机、过滤器(如布袋/滤筒)、管道、吸尘罩、控制柜等设备是否完好,规格符合设计要求。
- 准备安装工具(切割机、电焊机、吊装设备等)和密封材料(耐高温密封胶、法兰垫片等)。
3.安全措施
- 设置作业警戒区,穿戴防护装备(防尘口罩、安全绳等)。
- 对高温区域(如电炉周边)采取隔热措施,避免管道受热变形。
二、安装流程
1. 管道系统安装
-支架固定:按图纸安装管道支架,确保水平/垂直度误差≤2‰。
-管道连接:使用法兰或卡箍连接管道,内壁需光滑无毛刺,弯头采用大半径设计(R/D≥1.5)减少阻力。
-耐磨处理:在粉尘冲刷严重区域(如落料点)加装耐磨衬板或采用陶瓷内衬管道。
2. 吸尘罩定位
- 根据粉尘扩散特性选择罩型(密闭罩、半密闭罩或外部罩),距离粉尘源≤0.5m。
- 对高温粉尘源(如钢渣处理点)采用耐高温不锈钢罩体(≥316L材质)。
3. 风机与过滤器安装
-风机安装:
- 基础混凝土强度需达C25以上,采用减震垫或弹簧减震器。
- 进出口加装软连接(防火帆布或橡胶材质),风机叶轮做动平衡测试。
-过滤器安装:
- 滤袋/滤筒垂直度误差≤3mm,喷吹管与滤袋中心偏差≤2mm。
- 灰斗倾角≥60°,底部设振动器或流化装置防止积灰。
4. 电控系统安装
- PLC控制柜需IP54防护等级,信号线(压差、温度)与动力线分开敷设。
- 压差变送器安装在过滤器进出口,温度传感器布置在高温管道外侧。
5. 系统密封性检测
- 采用负压检漏法:启动风机后系统负压升至-5kPa,用发烟剂或超声波检测仪查找漏点。
- 重点检查法兰、阀门、清灰阀等部位,漏风率需<3%。
三、调试流程
1. 单机调试
-风机测试:
- 空载运行2小时,轴承温度≤70℃,振动速度≤4.5mm/s。
- 测量电流、电压、转速是否与铭牌一致。
-脉冲清灰测试:
- 设置脉冲间隔(10-30s)、喷吹压力(0.4-0.6MPa),观察滤袋膨胀是否充分。
- 检查电磁阀动作顺序是否正确。
2. 系统联动调试
-风量分配调节:
- 使用风速仪测量各吸尘点风量,调节管道蝶阀使风速达到设计值(通常18-22m/s)。
- 确保主管道风速>20m/s防积灰,支管道风速>16m/s。
-负压稳定性测试:
- 全系统运行下,过滤器入口负压应稳定在-1.5kPa~-2.5kPa范围内。
-粉尘捕集效率验证:
- 用激光粒子计数器在吸尘罩外1m处检测,PM10浓度应<5mg/m³。
3. 安全联锁测试
- 模拟故障(如超温、压差异常),验证系统是否自动停机并报警。
- 测试紧急停机按钮响应时间≤2s。
4. 72小时连续试运行
- 记录运行参数(风量、负压、能耗、排放浓度),每小时一次。
- 检查灰斗卸灰是否顺畅,无架桥现象。
四、验收与培训
1.性能验收:
- 依据GB 28664-2012《炼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》,实测颗粒物排放浓度≤10mg/m³。
- 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含风量平衡、捕集效率、排放浓度等数据)。
2.操作培训:
- 培训内容:系统启停流程、参数调整、滤袋更换、常见故障处理(如滤袋破损判断:压差骤降+排放浓度上升)。
- 移交资料:PID图、操作手册、备件清单。
五、注意事项
1.防爆要求:铝镁粉尘区域需符合GB 15577-2018,风机叶轮需铜合金材质,管道设泄爆片。
2.节能优化:根据生产节奏设置分时段风量(如出钢时风机100%运行,待机时降至60%)。
3.维护计划:每3个月检查滤袋破损情况,每年做一次系统气密性复检。
通过以上流程,可确保负压吸尘系统在钢厂复杂工况下稳定运行,有效控制粉尘污染,延长设备寿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