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是高效洁净室真空清扫的标准操作规范(SOP),适用于医药、电子、生物工程等对洁净度要求严格的场所:
一、操作前准备
1.人员要求
- 需通过洁净室行为规范及操作培训,穿戴洁净服(连体服、手套、口罩、头套、鞋套)。
- 严禁化妆、佩戴饰品或携带非必要物品进入洁净室。
2.设备与工具
- 使用专用洁净室真空吸尘器(HEPA过滤器,过滤效率≥99.99%)。
- 吸尘器材质应为不锈钢或防静电材料,避免产尘。
- 配备无脱落纤维的抹布、超细纤维拖把及经灭菌处理的清洁工具。
3.环境确认
- 检查洁净室压差、温湿度是否符合标准(如ISO 14644或GMP要求)。
- 确保设备运行区域无正在进行的生产或实验活动。
二、操作流程
1.分区清洁
- 按洁净等级由高到低(如Class A→B→C→D)依次清扫,禁止逆向操作。
- 采用单向流路径,避免交叉污染。
2.真空吸尘操作
- 吸尘器开启前检查HEPA过滤器密封性及完整性。
- 吸头与地面保持≤5cm距离,以缓慢、直线移动方式覆盖所有区域(包括墙角、设备底部)。
- 重点区域:回风口、设备边缘、传递窗周边。
3.表面擦拭
- 使用预湿的超细纤维布(配合专用洁净室清洁剂)擦拭台面、设备外壳。
- 遵循“S”型路径,避免重复污染已清洁区域。
4.废弃物处理
- 吸尘器集尘袋/罐需在洁净室外更换,密封后按生物安全或电子废弃物标准处置。
- 一次性清洁工具使用后立即移出洁净室。
三、关键控制点
1.防污染措施
- 禁止干扫、拍打或高速移动吸尘器(防止微粒扩散)。
- 清洁剂需为低泡、无残留配方,pH中性。
2.设备维护
- 每周检测吸尘器HEPA完整性(如PAO检漏测试)。
- 每月更换HEPA过滤器或按压差报警提示处理。
3.清洁频率
- Class A/B区:每班次清洁1次,生产后立即执行。
- Class C/D区:每日至少1次,高峰期增加频次。
四、记录与验证
1.操作记录
- 填写《洁净室清洁日志》,包括时间、区域、操作人、设备编号及异常情况。
2.效果验证
- 清洁后30分钟进行悬浮粒子计数(≥0.5μm粒子需符合级别限值)。
- 定期表面微生物采样(接触碟或拭子法)。
五、应急处理
1.设备故障
- 立即停止操作,启用备用吸尘器,故障设备移出洁净室维修。
2.意外污染
- 如发生液体泄漏或微粒扩散,启动污染控制预案,隔离区域并重新清洁灭菌。
备注:本规范需结合具体洁净室等级及行业法规动态调整,建议每半年进行SOP复审。
(示例标准参考:ISO 14644-1, EU GMP Annex 1, FDA Guidance for Aseptic Processin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