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煤化工粉尘治理的政策要求,综合国家及地方相关法规、标准及行业规范,主要包含以下核心内容:
一、企业主体责任与制度建设
主体责任明确
煤化工企业需对粉尘防爆安全负全责,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,制定粉尘防爆专项管理制度,涵盖风险辨识、隐患排查、除尘系统管理、应急处置等内容
安全风险分级管控
企业需定期辨识粉尘爆炸危险因素(如粉尘云、点燃源),评估安全风险等级,制定管控措施并建立信息档案,变更工艺或设备时需重新评估
二、除尘系统与防爆技术要求
除尘系统独立设置
除尘系统需按工艺分区域独立设置,禁止与可燃气体共用或跨防火分区互联互通,严禁使用沉降室或巷道式风道
防爆技术措施
采用湿式除尘、袋式除尘器、电除尘器等高效设备,确保除尘效率达标(如总粉尘降尘效率≥85%)。
重点产尘环节(如破碎、筛分、输送)需配备集气罩、喷雾装置或除尘器,密闭负压收集粉尘。
设备需符合防爆设计标准,如静电接地、泄爆装置等,降低粉尘爆炸风险
三、排放标准与监测要求
排放限值控制
粉尘排放需符合《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》(GB16297-1996)及地方标准,颗粒物排放速率严格限制(如最高1.75kg/h)10
监测与台账管理
定期监测作业场所粉尘浓度,确保厂界颗粒物浓度达标。
建立粉尘治理档案,记录隐患排查、设备维护、排放检测等信息
四、应急管理与培训
应急预案与演练
制定粉尘爆炸事故应急预案,定期组织演练,配备应急救援物资
人员培训与防护
对粉尘作业岗位人员进行专项安全培训,未经考核合格不得上岗
提供符合标准的防尘口罩、护目镜等防护用品,并监督使用
五、监管与处罚措施
政府监管职责
应急管理部门对粉尘涉爆企业实施分级属地监管,重点检查除尘系统合规性、防爆措施落实情况7
违法行为追责
对未落实防爆措施、粉尘浓度超标等行为,依法责令停产整顿或罚款;构成重大隐患的,纳入失信联合惩戒7
六、地方性补充要求(以湖北省为例)
生态补偿与总量控制
实施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,对超标的地区暂停审批新增排放项目,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
清洁生产与技术升级
鼓励采用纳米材料、人工智能监测等新技术,推动绿色低碳转型。
政策依据:
国家标准《粉尘防爆安全规程》(GB 15577)
《工贸企业粉尘防爆安全规定》(应急管理部令第6号)7
《大气污染防治法》及地方实施细则18
建议企业结合自身工艺特点,参考上述政策要求制定具体实施方案,并定期接受第三方安全评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