铸造厂环保检查重点指标解析如下,结合行业标准及实际监管要求,涵盖以下核心领域:
一、废气排放控制
颗粒物与VOCs治理
检查熔炼、抛丸、喷漆等工序的颗粒物排放浓度是否符合《铸造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GB39726-2020),重点关注冲天炉、电炉等熔炼设备的除尘设施运行状态。
VOCs排放需监测苯、甲苯、二甲苯等有机废气,检查活性炭吸附塔、喷淋塔等处理设施的运行参数及更换记录5
无组织排放管理
砂处理、原料转运等环节是否采取密闭措施,避免粉尘逸散;厂区道路是否硬化并定期清扫6
二、废水处理与循环利用
污染物浓度达标
检查冷却水、脱模剂废水中的重金属(如锌、铅)、油类及悬浮物含量,确保处理后水质符合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》(GB8978-1996)6
重点核查含油废水是否经隔油池预处理,是否安装在线监测设备
循环利用效率
评估废水回用率,鼓励采用膜分离、蒸发结晶等技术实现零排放2
三、固体废物管理
危险废物合规处置
废树脂砂、废油、废活性炭等是否分类贮存于防渗漏容器,转移联单是否齐全,是否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。
废旧砂再生率需达到:水玻璃砂≥60%、呋喃树脂砂≥90%。
一般工业固废处理
炉渣、废砂等是否综合利用或规范填埋,避免露天堆放。
四、噪声与能源效率
厂界噪声控制
熔炼设备、空压机等高噪声源是否加装隔音罩或消声器,夜间噪声值需≤55dB(A)。
清洁生产与节能
优先使用中频感应电炉、天然气熔炼炉等高效设备,淘汰冲天炉等高耗能工艺
余热回收系统是否正常运行,能源利用效率是否达标
五、环保制度与合规性
环评与排污许可
核查项目是否通过环评审批,排污许可证是否在有效期内,执行报告是否按时提交7
监测与台账管理
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是否联网,手工监测频次是否符合要求;生产记录、危废转移台账是否完整。
应急预案与培训
是否制定突发环境事件预案并定期演练,员工是否接受环保法规及操作规范培训。
六、工艺与设备合规性
淘汰落后工艺
禁止使用粘土砂干型、油砂制芯等落后工艺,检查设备是否符合《铸造行业准入条件》。
污染治理技术
推荐采用“燃烧法+活性炭吸附”处理VOCs,布袋除尘器滤料需满足耐高温、抗腐蚀要求。
总结建议
铸造厂需建立“源头减排-过程控制-末端治理”全流程管理体系,定期开展自查并配合环保部门“双随机”抽查对于未达标企业,建议优先采用《铸造工业大气污染防治可行性技术指南》(HJ1292-2023)推荐的治理技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