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是针对洁净室真空清扫系统管道密封性检测的专业方法总结,结合行业标准与实践经验整理而成:
一、压力衰减法(半衰期法)
原理:通过加压或抽负压使管道达到设定压力,关闭系统后观察压力衰减速度,计算压力降至初始值一半所需时间(半衰期),评估密封性。
步骤:
准备:关闭管道所有阀门及开口,确保环境温度稳定(记录精度需达0.1℃)。
加压/抽真空:
正压测试:通过风机或空压机将管道加压至500Pa(或其他设定值)。
负压测试:用真空泵抽至-500Pa,稳定后关闭系统。
监测衰减:每1分钟记录压力与温度,直至压力衰减至初始值50%。
判定标准:半衰期越长,密封性越好;若衰减过快(如短于标准值),需定位泄漏点。
适用场景:适用于洁净室围护结构及真空管道的快速筛查,设备要求较低。
二、恒压法(泄漏量测试)
原理:维持管道恒定压力,通过补气量或抽气量量化泄漏程度。
步骤:
系统封闭:密封管道所有接口,正压测试时关闭排风阀,负压测试时关闭送风阀。
压力维持:
正压:加压至500Pa,通过补气装置(如空压机)维持压力,记录补气流量(即泄漏量)。
负压:抽至-500Pa,用真空泵维持压力,记录抽气量。
数据记录:每分钟记录流量,持续5分钟取平均值。
优势:直接量化泄漏率(如m³/h),精度高于压力衰减法。
三、真空抽吸法(负压密封试验)
原理:模拟真空清扫工况,通过负压检测泄漏点。
步骤:
抽真空:用真空泵将管道抽至设定负压(如-90kPa),稳压1小时。
泄漏检测:
皂液涂抹法:在焊缝、法兰等连接处涂抹皂液,观察气泡产生。
电子检漏仪:用高精度传感器(如氦质谱仪)定位微小泄漏。
判定标准:泄漏率需低于行业阈值(如≤1×10⁻⁶ Pa·m³/s)。
适用场景:高洁净等级要求的管道系统(如生物制药车间)。
四、气体示踪法(氧含量监测)
原理:向管道注入惰性气体(如氮气),通过氧传感器监测氧气浓度变化,反推泄漏率。
步骤:
气体置换:用氮气置换管道内空气,使氧浓度降至1%以下。
持续监测:使用氧化锆氧传感器(如O2S-FR-T2-18C/B/A)实时记录氧浓度回升速度。
计算泄漏:浓度回升越快,密封性越差。
优势:非破坏性、可在线监测,适合复杂管网。
安全与操作要点
防护措施:
操作人员需穿戴护目镜、手套,设置警戒标识。
负压测试时避免管道塌陷,正压测试时防爆裂。
仪器校准:压力表精度需达±10Pa,温度传感器分辨率≤0.1℃。
恢复操作:测试后缓慢释放压力,防止气流冲击损坏设备。
方法选择建议
场景 推荐方法 依据标准
日常快速筛查 压力衰减法 GB 50591-2010
泄漏量化验收 恒压法 ASTM D3078
高精度检测(微小泄漏) 真空抽吸法+电子检漏 ISO 14644
长期在线监测 气体示踪法 企业定制标准
提示:检测前需确认管道清洁无尘,避免杂质干扰结果4定期检测建议每季度一次,系统改造后必须复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