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是综合煤矿、化工等行业防爆设备标识管理规范的核心要点,依据国家及国际标准(如GB 3836、IECEx、ATEX)整理:
一、标识核心要素与标准
防爆标志组成
国际通用结构:
Ex + 防爆型式 + 类别/级别 + 温度组别 + 保护等级
示例:
Ex d IIB T4 Gb
表示隔爆型、IIB类气体环境、温度≤135℃、1区适用。
中国标准:增加煤矿专用标识(如
Ex d I Mb
)。
强制内容:铭牌需含防爆合格证号、生产许可证号、安全标志编号。
防松标识规范(煤矿场景)
标记位置:
螺栓/螺母:沿紧固方向刷宽2-3mm的直线,长度证明紧固程度;
螺旋喇叭嘴:壳体侧标记≥5mm,喇叭嘴侧覆盖手拧螺母宽度的2/。
颜色区分:
灰色/桔黄色设备→红色标识;红色设备→白色标识。
责任流程:包机人员标识 → 机电队长确认 → 防爆检查员监督。
二、标识全流程管理要求
安装前检查
验证设备防爆合格证、安全标志及性能,无证或失爆设备禁止入井
防爆面需涂防锈油,接线孔密封,结构无损伤
使用与维护
日常检查:每周检测防爆面间隙(超标0.1mm即更换)、接地电阻、保护装置。
维护周期:危险区域设备每3个月全面检测,粉尘环境设备需防潮防污
标识更新:破损/褪色标识须48小时内更换,记录修复过程
报废与更换
防爆性能失效、无法修复的设备强制报废,移除原标识并记录。
三、责任体系与违规处理
责任分工
使用单位:日常点检、标识维护、松动及时上报;
机电部门:制定制度、技术指导、定期抽检;
防爆检查员:入井前核验、违规行为处罚。
违规处罚
未按标准标识→按失爆处理,罚款包机人员及机电队长;
故意破坏标识→追究纪律及法律责任
四、特殊场景规范
混合危险环境(气/尘共存)
采用双重标识(如
Ex tD A21 IP65 T130℃
),符合IEC 60079-14:2023分级新规。
煤矿瓦斯区
设备防护等级≥IP68,抗冲击等级IK10,标识含MA/KY认证码。
化工高温区
优先选T1组别设备(耐温≥450℃),标识耐腐蚀材质(不锈钢/青铜)
规范依据:
▸ 通用标准:GB 3836、IEC
▸ 煤矿专项:河南省防爆电气检查细则
▸ 国际兼容:ATEX、NEC/CEC。
提示:完整技术参数(如温度组别对照表、防爆面间隙阈值)可查阅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