洁净室真空清扫的管道布局需兼顾功能性、洁净度、空间利用及维护需求,以下是核心原则及具体要求:
一、功能性与流程匹配原则
工艺流程导向
管道走向需与生产流程一致,避免交叉干扰。例如,吸尘口应覆盖机台附近及车间关键区域,软管长度建议不超过10米,以减少压力损耗68。
分区布局
根据洁净度要求划分清洁区与非清洁区,管道走向需避免污染交叉。例如,不同洁净等级区域的管道应独立设计。
二、洁净度与密封性原则
减少死角与盲管
管道设计应尽量直线化,减少弯曲和死角,防止积尘和细菌滋生。弯头曲率半径需大于管道直径的2.5倍(如无缝钢管或硬塑料管)578。
密封连接方式
采用热缩套管、卡套连接或焊接等密封工艺,避免泄漏。管道连接禁止满焊,以方便后期维护和调整。
清洁与脱脂处理
安装前需对管道进行清洗和脱脂,确保内部无污染。
三、空间优化与分层布置
分层排列
复杂系统可分层布置,将水管、气管、电缆等不同功能管道分层排列,避免空间占用冲突。
垂直立面优先级
保温管道优先布置在上层,小管路支撑在大管道下方,检修频繁的管道靠近操作面。
四、安全维护与标识原则
支撑与固定
管道支架需平稳牢固,符合安全标准,防止变形或泄漏。
维护空间预留
管网末端设置清扫口,每隔6米设计清灰口,便于定期清理管道内积尘68。
标识清晰
不同功能管道使用颜色或标签区分(如红色代表消防管),便于识别和管理。
五、施工与验收标准
预制加工
按设计图纸预制管道部件,减少现场安装误差。
压力与密封测试
安装后需进行高压测试、真空测试及颗粒测试,确保管道密封性、耐压性和洁净度达标。
总结
洁净室真空清扫管道布局需综合考虑工艺需求、洁净标准、空间效率及安全性。更多细节可参考来源568。